台東「樂智幸福家園」啟用!打造失智照護園中園

天主教台東聖母醫療法人打造複合式失智專業照護基地,其中團體家屋可提供18名失智長者24小時照顧服務。

台東進入超高齡社會,人口老化失智人口亦增加,為讓失智者獲得完善照顧,天主教台東聖母醫療法人在聖母健康園區成立「樂智幸福家園」,打造首座「園中園」式的複合式失智專業照護基地,而第2期「團體家屋」今(26)日啟用,將提供失智長者24小時的照顧服務。

台東聖母醫院3年前成立「樂智幸福家園」,是首間提供純失智個案的小規模多機能服務機構,包括30人的日照服務、5人的夜間臨托,第2期工程「團體家屋」近日完工。

該院社工督導簡志龍指出,「團體家屋」可收置18名失智長者,提供24小時照顧服務,分為2個單位,每個單位9間獨立房間,皆設有客廳、廚房,不會讓長輩覺得自己住在機構,而是「家」的延伸,並經由妥善的照顧與復能訓練,延緩失智進程。

天主教台東聖母醫療法人打造複合式失智專業照護基地,其中團體家屋可提供18名失智長者24小時照顧服務。
天主教台東聖母醫療法人打造複合式失智專業照護基地,其中團體家屋可提供18名失智長者24小時照顧服務。
天主教台東聖母醫療法人打造複合式失智專業照護基地,其中團體家屋可提供18名失智長者24小時照顧服務。
台東聖母醫院院長羅彥宇致詞。
台東聖母醫療法人執行長陳良娟致詞。

台東聖母醫療法人執行長陳良娟表示,家園也為返鄉探望長輩的孩子準備住宿房間「懇親房」、餐廳及廚房,方便就近陪伴、享受天倫,並指出「樂智幸福家園」設在「聖母健康園區」內,打造「園中園」式的複合式失智專業照護基地,配合園區現有農場、療癒森林及運動館等設施,提供失智長者完善的復能照護。

台東聖母醫院院長羅彥宇強調,將全力推動「失智照護一條龍」的整合照護鏈,服務涵蓋從早期預防、延緩失智,到疾病照護及末期安寧的全階段支持,橫跨輕中重度階段,具備連續性、協作性與多元性,由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照服員及家屬等跨專業團隊共築有溫度的支持系統。

此外,台東聖母醫院將於27日舉辦兩場公益工作坊,28日在聖母健康園區舉辦「愛無限嘉年華會」,辦理創新長照資源展,並有上百攤美食手作攤位,邀請民眾共同見證失智照護的創新願景。

台東白冷會15顆60年椰樹藏危險 港人製工具幫鋸除

台東白冷會15顆60年椰樹藏危險 港人製工具幫鋸除

60年前由修士歐思定親手種下、陪伴白冷會在台東寫下感人故事的15棵椰子樹,因潛藏危險將鋸除。香港龍舟師傅「阿康」設計工具,幫忙鋸掉6樓高的椰樹,為教會省下20幾萬元。

89歲的修士歐思定望著高聳的椰子樹說,白冷會1966年遷移到杭州街現址時,他親手種下這20棵椰子樹。當時台東沒有賣苗,於是跑到高雄去買,1棵新台幣50元,總共1000元,品種不同,有幾棵是很甜的;種椰子是感覺椰子很漂亮。

他說,這些是60年前種的,現在都有6樓高,去年颱風吹倒2棵,讓他警覺到「椰子很長,很危險,倒下去的話,不一定是往哪個方向倒,就算沒倒,椰子果和葉片掉落也會有危險,所以最好是砍掉」。

在一旁的志工說,歐修士擔心椰子樹傷到人或是砸壞鄰居屋頂、車子,經常煩惱到睡不著。因此志工們決定幫歐修士解決困擾,但是吊車無法進入作業,如果請專業人士,要花新台幣20幾萬元,志工「阿康」為了幫白冷會省下這筆鋸椰子樹費用,自己設計了攀爬工具。

阿康說,2年前朋友帶他到白冷會,才知道白冷會對台東的貢獻這麼偉大,他有空就會到白冷會當志工,「能幫一點就一點」,知道歐修士煩惱椰子樹問題,於是就趕過來幫忙。

阿康將自己製作的踏板和支架牢固在椰子樹上,他說,「這些木板都是住家附近撿的,沒有花到錢」。

在妻子協助下,阿康慢慢攀爬到椰子樹的頂端,多次嘗試,確定安全後,開始鋸樹幹,每段樹幹約20公分。阿康的妻子在樹下,抬頭緊盯著阿康的一舉一動,給予需要的幫助和提醒,鋸1棵樹約3小時。看到阿康平安落地,大家才放心。

「當然會有危險」,阿康說,高就是危險,每1秒都是危險,但自己會將安全做到零失誤;鋸的時候要有技巧,否則斷木很重,不小心掉落會砸到自己或是樹下的人、物品。

阿康說,過幾天他離開台東,7月後才會台東,目前先鋸2棵,其餘的13棵7月後再慢慢鋸,「這些椰子樹,高聳漂亮,要不是有危險,他也捨不得鋸」。

歐修士說,這些60年的椰子樹見證白冷會在台東的傳教,「這麼高的椰子樹,真的危險,我捨不得,但也需要這麼做(鋸除)」。

1953年5月,當年36歲的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神父錫質平從法國馬賽海港搭乘往東方的郵輪,經過大西洋繞行非洲好望角,再經過印度海港、麻六甲海峽、香港抵達高雄港,輾轉近半年,在10月來到台東。

日後,陸續有47名神父、修士踏上這趟漫長旅程,從富裕的瑞士來到窮困的台東,開始在台東寫下感人的故事,包括台東的經濟、教育、醫療、文化,甚至早期冷門的考古、環保、社會救助,在在都是台東的歷史縮影。

近年有人陸續病逝長眠台東海岸山脈下,有人年邁回到故鄉瑞士。目前尚留在台東,還有神父吳若石和修士歐思定。

阿康則是56歲的香港造龍舟師傅胡梓康,曾親手打造龍舟闖越黑潮從台東划向蘭嶼,喚起大家對蘭嶼環保、生態的重視。2020年移居台灣,並擔任白冷會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