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聖言 2025.04.07

每日聖言  –  4 月 7 日   星期一
聖若翰.喇沙司鐸(1719年)
農曆三月初十

四旬期第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 8:12-20)
那時候,耶穌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隨我的,不會在黑暗中行走,卻要得到生命的光。”但法利塞人對祂說:“袮給自己作證,袮的證據是不可信的。”耶穌回答他們說:“即使我為自己作證,我的證據也是真實的,因為我知道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你們卻不知道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你們憑人的標準來判斷,而我不判斷任何人。如果我必須判斷,我的判斷也是正確的,因為判斷的不是我單獨一個,而是派我來的父與我同在。你們的法律上寫著,兩個人的見證是有效的。現在我為自己作證,那派遣我的父也為我作證。”他們就問:“袮的父在哪裡?”耶穌回答:“你們不認識我,也不認識我的父。如果你們認識了我,就會認識我的父。”
耶穌在聖殿教導人時,在收奉獻的庭院裡說了這些話。沒有人抓住祂,因為祂的時刻還未到。

反省
光可讓人看清事物,正常地生活和工作。耶穌是世界之光,因而可使世人看清世界的本質,朝正確的方向走人生之路,這個方向就是天父之家;耶穌最願讓人看到的,是天父的面孔。詩人顧城說:“黑暗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然而,法利塞人卻在光明中尋找黑暗——控告耶穌的罪證,那是因為他們喜歡黑暗勝於光明,且認為光明打擾了他們。基督徒也是“世界之光”,任何時候都該照亮世界的黑暗。

每日聖言 2025.04.06

每日聖言  –  4 月 6 日   星期日
四旬期第五主日
農曆三月初九

四旬期第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 8:1-11)
耶穌上了橄欖山。第二天一早,祂回到聖殿,眾人來到祂那裡,祂便坐下,開始教導他們。這時,法學士和法利塞人帶來一個犯姦淫時被抓住的婦人,叫她站在中間,然後問耶穌說:“老師,這個婦人與人姦淫,當場被抓住。依照梅瑟法律,該用石頭砸死這樣的婦人。現在,袮有什麼話說?”他們說這話是為試探耶穌,找理由控告祂。耶穌卻彎下身,用指頭在地上寫。他們繼續追問,耶穌才直起身來,回答說:“你們當中誰沒有罪,誰就先拿石頭砸她。”接著,祂又彎下身,在地上寫。他們聽了這話,便從年老的開始,一個一個地離開了,只剩下耶穌和站在那裡的婦人。耶穌就站起身,對她說:“婦人,他們到哪裡去了?沒有人定你的罪嗎?”她回答:“主!沒有!”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今以後,不要再犯罪了。”

反省
以色列人的充軍,與其說是犯罪的結果,毋寧說是犯罪的狀態本身——精神上的充軍,因為罪惡就是遠離天主,而巴比倫正是一個不能敬禮天主和遵守祂法律的地方。但天主沒有捨棄他們,為他們行了“新事”,就是領他們重返故國,或更好說重返天主的身邊。耶穌對罪婦的憐憫,也是如此的“新事”,因為藉此給了她新生命的可能,即度不再犯罪的生活。其實,天主不責怪我們離祂有多遠,而是在乎我們是不是在走近祂;不管離祂有多遠,祂都為我們敞開家門,只要我們走向祂,就能返回真正的“故鄉”。

每日聖言 2025.04.05

每日聖言  –  4 月 5 日   星期六
聖味增爵.斐勒略司鐸(1419年)
農曆三月初八

四旬期第四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 7:40-53)
那時候,群眾中有些人說:“這真是那位先知!”另一些人說:“祂是基督!”可是也有人說:“基督會來自加里肋亞嗎?經上不是說:基督來自達味的後代,生於達味的本鄉白冷嗎?”人們便因祂而起了紛爭。有人想要抓祂,可是沒有人下手。那些差役回去,司祭長和法利塞人便對他們說:“怎麼沒有把祂帶來?”差役們回答說:“從來沒有人像祂那樣講話。”法利塞人說:“你們也被迷惑了嗎?難道在首長或法利塞人中間,也有人信了祂嗎?這些不認識法律的群眾,是可詛咒的!”但他們中間有一個人,就是以前去見耶穌的尼苛德摩,對他們說:“我們的法律允許不經審問和調查,就定人的罪嗎?”他們回答說:“難道你也來自加里肋亞嗎?你去考查一下,就會知道沒有先知是來自加里肋亞的!”眾人便各自回家去了。

反省
耶穌曾對法利塞人說,如果他們真的懂法律,就會認出祂是默西亞,因為法律和經書都是指向祂而寫的。諷刺的是,自認為精通法律的法利塞人,卻沒有從法律中看出耶穌是默西亞來;反而那些不懂法律的群眾竟看得出來。不管是群眾,還是被派去抓捕耶穌的差役,他們認出耶穌的方式,都不是憑藉自以為是的知識,而是被耶穌的言行所震撼。只有當一個人以謙虛的態度對真理保持開放,讓真理以它本然的方式顯現,他才能夠使之在自己心裡表現出其震撼的力量,從而服膺真理。

每日聖言 2025.04.04

每日聖言  –  4 月 4 日   星期五
聖依西多主教聖師(636年)
農曆三月初七(清明)

四旬期第四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 7:1-2、10、25-30)
耶穌周遊加里肋亞各地。祂不願在猶大地區走動,因為猶太人想殺害祂。那時候,猶太人的帳棚節快到了。等祂的兄弟們都上去過節後,耶穌也上去了,但沒有張揚,而是秘密地去了。有些住在耶路撒冷的人說:“這不就是他們要殺的那個人嗎?現在祂公開講話,卻沒人出言反對祂。莫非領導們真正確認祂就是基督?但基督出現時,沒有人知道祂是從哪裡來的,我們卻知道這人是從哪裡來的。”耶穌在聖殿裡教導人,高聲說:“你們認識我,也知道我是從哪裡來的嗎?我不是憑自己來的,派遣我來的那位是至真者,但你們不認識祂,我卻認識祂,因為我來自祂那裡,是祂派遣我來的。”他們就想抓住他,但無人下手,因為祂的時刻還沒有到。

反省
天主是奧秘,而奧秘是超越的;祂不是人的理智和情感可捕捉的對象。當猶太人知道耶穌是誰時,卻不知道祂就是默西亞;而當他們認為默西亞應是他們不知道的人時,默西亞卻不如他們想像的那樣不可知。但這不是說天主在故意跟人玩捉迷藏,而是由於人太自大,為天主設定了祂應該顯示的方式。假如天主沒有以符合他們認知的方式顯示,他們便會認為那不是天主。說到底,他們只想要他們想要的那種“天主”。同樣,當我們質疑天主的旨意和臨在時,我們就在犯類似的錯誤。

每日聖言 2025.04.03

每日聖言  –  4 月 3 日   星期四
農曆三月初六

四旬期第四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 5:31-47)
那時候,耶穌對猶太人說:“如果我為自己作見證,我的見證不足憑信。但有另一位為我作見證,我知道祂的見證是真實的。你們曾派人到若翰那裡,他也為真理作了見證。其實我自己並不需要人的見證,但我告訴你們這些話,是為了你們能得救。若翰是一盞點亮的燈,你們也願意在他的光中歡喜一時。但是我有比若翰更大的證據,就是父交託給我完成的工程。我所做的這些工程,就證明了是父派遣了我。派遣我來的父也為我作證。你們從未聽過祂的聲音,也沒見過祂的容顏,你們心中也沒有存留著祂的話,因為你們不信祂所派來的那一位。你們研究聖經,認為從中可以尋獲永恆的生命;其實正是這聖經為我作證,你們卻拒絕來我這裡得到生命。我不尋求世人的稱讚,但我知道你們心中沒有天主的愛。我因我父的名而來,你們卻不接受我;如果別人因自己的名而來,你們反而接受他。你們只求互相稱讚,卻不尋求從唯一天主那裡來的稱讚,你們怎麼能信呢?不要以為我會向父控告你們;控告你們的,是你們所寄望的梅瑟。如果你們信梅瑟,也必會信我,因為他所寫的就是關於我。如果你們不信他所寫的,又怎麼會信我的話呢?”

反省
若望福音就像一場展開的庭審,猶太人在不停地控告耶穌,耶穌則在為自己辯護。最後,原告竟成了被告,並受到審判。耶穌的這段證詞,不是在自言自語,而像是請到幾位律師或證人在為祂辯護,首先有若翰,之後有聖父,再之後有聖經和梅瑟。他們不但是為證實耶穌由父派遣而來,也是為控告猶太人,因為他們面對如此眾多的鐵證,仍然不信耶穌。事實上,他們沒有不信的理由,只是不願意信。當人們不願意信耶穌時,總能找出各種理由,而那些理由都以自我為中心。

每日聖言 2025.04.02

每日聖言  –  4 月 2 日   星期三
聖方濟各.保拉(1507年)
農曆三月初五

四旬期第四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 5:17-30)
那時候,耶穌對猶太人說:“我父一直在工作,我也要工作。”猶太人就更想殺掉祂,因為祂不但破壞了安息日的規定,還稱天主為自己的父親,使自己與天主同等。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子不能靠自己做什麼,祂看見父做什麼,才做什麼;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樣做。因為父愛子,把所做的一切指示給子,而且還要把比這些更大的工程指示給祂,讓你們驚奇。就如父使死者復活,賜給他們生命;同樣,子也可隨自己的意願賜人生命。父自己並不審判任何人,因為祂把審判的全權交給了子,祂願意眾人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樣;凡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那派遣祂來的父。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誰聽我的話,並相信派遣我來的那一位,就有永恆的生命,不受審判,因為他已出離死亡走向生命了。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那時刻要到,且現在就是,死人將聽見天主子的聲音;凡聽到的,都會活過來。因為就如父自己是生命的根源,祂也使子成為生命的根源,並將權柄賜給祂,好執行審判,因為祂是人子。你們不必驚奇這事:時刻將到,凡在墳墓裡的都會聽見我的召喚,並且出來。凡行善的,將復活而得生命,凡作惡的,將復活而被定罪。我靠自己不能做什麼,我需要聽從另一位元而行審判。我的判斷是公正的,因為我不尋求自己的意願,只尋求派遣我的那一位的意願。”

反省
面對耶穌治好癱子的奇跡,猶太人只看到了對法律的破壞,卻看不出天主的工程,因為他們的地位、身份都系於對法律的維護。耶穌對他們質疑的回答,不僅僅是為自己辯護,也是在指責他們不尋求天父的旨意,卻只看重自己的利益。耶穌與他們相反,祂只向著父,並為了父而活;祂所說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照父的意願。即使父賜給祂復活和審判的權柄,祂也只會聽從父的指示去行使。那些猶太人與耶穌的對比表明,自私就像一塊蒙住靈性之眼的紗布,讓人無法看清天主的奧跡。

每日聖言 2025.04.01

每日聖言  –  4 月 1 日   星期二
農曆三月初四

四旬期第四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 5:1-3、5-16)
猶太人的一個節日到了,耶穌上耶路撒冷去。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個水池,希伯來文叫“貝特匝達”。池旁有五道走廊,成群的病人躺在那裡,有瞎眼的、跛腳的、癱瘓的。他們都在等候池水波動。在那裡有一個人,已病了三十八年。耶穌見他躺著,知道他已病了這麼多年,就問他:“你願意痊癒嗎?”病人回答說:“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進池水裡。我還未到,別人已先下去了。”耶穌對他說:“起來!拿起你的席子走吧!”那人立時痊癒了,拿起席子行走起來了。那天剛好是安息日。因此猶太人對那剛被治好的人說:“今天是安息日,依照法律你不能拿席子。”他回答他們說:“治好我的那人對我說‘拿起你的席子走吧’。”他們就問他說:“跟你說‘拿起你的席子走吧’的人是誰?”那個痊癒的人並不知道是誰治好了他,因為那裡人多,耶穌已避開了。事後,耶穌在聖殿裡看見他,對他說:“你的病已好了。不要再犯罪,以免遭遇更不幸的事。” 那人就去報告猶太人說:是耶穌治好了他的病。於是猶太人便迫害耶穌,因為祂在安息日做這樣的事。

反省
癱子三十八年之久躺在那裡,沒有親人或朋友把他放到池水裡,說明他不僅在身體上癱瘓,在人際關係上也不健康。而他被耶穌主動治癒後,竟然不知道,也不去問耶穌是誰,更沒有感謝祂,但耶穌依然憐憫他。耶穌勸他不要再犯罪,這是另一種治癒,也是想治癒他的真正“病症”。耶穌來,不是為消除人間疾苦,而是為消除人與人、人與天主之間的隔閡,這種隔閡才是人的大不幸。聖依納爵·羅耀拉曾說過,假如疾病比健康更能讓我們親近天主,那麼疾病就是更有益於我們的選擇。

每日聖言 2025.03.31

每日聖言  –  3 月 31 日   星期一
農曆三月初三

四旬期第四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 4:43-54)
那時候,耶穌離開撒瑪黎雅,往加里肋亞去。耶穌自己曾說過:先知在自己的家鄉是不受尊敬的。祂回到加里肋亞時,加里肋亞人歡迎祂;因為他們也去了耶路撒冷過節,並見了耶穌所行的一切。
耶穌又回到加里肋亞的迦納,就是祂曾把水變成酒的地方。有一位大臣,他的兒子在葛法翁患病;他聽說耶穌從猶大來到加里肋亞,就來求耶穌下去醫治他的兒子,因為孩子快要死了。耶穌對他說:“你們若看不到神跡異事,怎麼也不信!”大臣說:“先生,趁我的孩子還未死,求袮下來吧!”耶穌答說:“回去吧!你的兒子好了!”這人信了耶穌對他說的話,就回去了。他還在路上時,他的僕人迎上來對他說:“你的兒子好了!”他就問孩子是什麼時候好轉的,僕人們回答說:“昨天下午一點鐘,熱就退了。”這父親想起那時正是耶穌對他說“你的兒子好了”的時刻,於是他和全家就都信了。這是耶穌從猶大回到加里肋亞後行的第二個神跡。

反省
“神跡”這個詞在原文中本是“記號”(sign),因為對若望來說,神跡顯示了耶穌是默西亞,以及天國臨現的記號。換言之,神跡的記號所表示出的奧秘,要比神跡本身更重要。耶穌之所以責備猶太人不見神跡便不信祂,就是要強調,相信祂,要比看見和相信祂所顯的神跡更重要。這也是祂為何沒有立即讓那位大臣看到神跡的原因。事實上,天主給我們的一切恩典,也都是祂把祂自己給予我們的記號。既然天主本身比祂可做可給的更重要,那麼,假如我們看不到祂恩典的記號,還會相信祂嗎?

每日聖言 2025.03.30

每日聖言  –  3 月 30 日   星期日
四旬期第四主日
(候洗者第二次考核禮)
農曆三月初二

四旬期第四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路 15:1-3、11-32)
那時候,所有的稅吏和罪人都來接近耶穌,聽祂講話,法利塞人和經師便私下議論起來,說:“這個人竟接待罪人,還跟他們一起吃飯!”於是耶穌對他們講了這個比喻:“某人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把我應得的那份家產分給我吧。’父親就把家產給他們分了。幾天後,小兒子收拾一切離家,去了遠方,在那裡過著揮霍無度的生活,浪費他的錢財。花光一切之後,那地方發生大饑荒,他便窮困起來,只好投靠一個當地人家作傭工,被派去田裡放豬。他恨不得拿豬食的豆莢來充饑,連這也無人給他。他醒悟過來,說:‘我父親有那麼多傭工,食物都有剩餘,我卻要在這裡餓死!我要起身,回到我父親面前,對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你的一個傭工吧。’於是他起身,回父親的家去了。他還在遠處時,父親就看見了他,動了慈悲心,跑過去,摟住他的頸項,不停地親吻他。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再不配稱為你的兒子了。’但父親吩咐自己的僕人說:‘快!拿最好的長袍給他穿上!把戒指戴在他手上,拿鞋子給他穿上。把那隻小肥牛牽來宰了!我們要吃喝慶祝,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了!’於是,他們開始慶祝。大兒子正在田裡工作。當他回來,快到家時,聽到奏樂歌舞聲,就叫來一個僕人,問這是怎麼回事。僕人說:‘你的弟弟回來了,你父親見他平安無恙到家,還宰了那隻小肥牛呢!’大兒子就生氣了,不肯進去。他的父親出來懇求他,但他回答父親說:‘你看,這麼多年來,我像奴隸一樣為你苦幹,從不違背你的命令,你卻從來沒有給我一隻小山羊,讓我和朋友一同歡慶!但你這個兒子在娼妓身上花光了你的家產,他一回來,你就為他宰了那頭小肥牛!’父親說:‘孩子呀!你一直和我在一起,凡我所擁有的,都屬於你。只因為你這個弟弟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我們必須歡樂慶祝!’”

反省
聖若望保祿二世說:“天主的慈悲之愛,在本質上是創造性的愛。”天主向人顯示慈悲,是為讓人得到新生命,因為罪惡使人走向天主——生命之源的反面,即死亡。所以保祿勸我們與天主和好,以得重生。福音中那個在遠方活得連豬都不如的小兒子,其實就如同一個行屍走肉、失去生命的人。回到父家,就是重新開啟全新的生活,所以父親說他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這個小兒子可以象徵任何愚妄的人,朝著與天主相反的方向去尋找自認為好的“生命”,然而,天主父何嘗不是時時陪伴著我們,且渴望我們全心投奔祂?

每日聖言 2025.03.29

每日聖言  –  3 月 29 日   星期六
農曆三月初一

四旬期第三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6yZuB7y0IyU

福音(路 18:9-14)
那時候,耶穌對那些自恃為義而鄙視別人的人講了這個比喻:“有兩個人上聖殿去祈禱,一個是法利塞人,另一個是稅吏。法利塞人獨自站著,這樣祈禱說:‘天主,我感謝袮,因為我不像其他人一樣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每週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出十分之一。’那個稅吏卻遠遠地站著,連抬頭看天都不敢,只是捶著胸,說:‘天主呀,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吧!’我告訴你們,這個人下去回家,成為正義的了,而另一個卻沒有。因為凡自高的,必被貶抑;而自謙自卑的,必被高舉。”

反省
天主是唯一的善,是善之源。真正的義人只能是轉向天主,被天主的善所同化的人。那個自命清高的法利塞人並沒有向天主祈禱,他只是在自說自話、自吹自擂;既然沒有接近善之源,耶穌說他後來變成不義之人,就不足為怪了。相反,那個被認為是罪人的稅吏,卻是在向天主祈禱。而他之所以懺悔,是由於在天主的光照下看到自己的不堪,所以連頭也不敢抬,捶著胸求天主可憐!人只有不自以為義,而是主動地去接近真光天主才能聖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