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聖言 2025.04.17

每日聖言  –  4 月 17 日   星期四
聖週四  主的晚餐
農曆三月二十

主的晚餐彌撒【視頻講道】https://youtu.be/kfOFb570xlQ

福音(若 13:1-15)
逾越節前,耶穌知道自己的時刻到了,祂要離開這世界,回到父那裡去。祂既然愛了世上屬於自己的人,就以圓滿的愛來愛他們。他們吃晚餐時,魔鬼已經使加略人西滿的兒子猶達斯決定出賣耶穌。耶穌知道父已把一切交在自己手裡,自己既出於天主,也要回到天主那裡,於是起來,離開席位,脫了外袍,在腰間束上一條手巾,然後把水倒在盆裡,開始給眾門徒洗腳,拿束在腰間的手巾為他們擦乾。祂走近西滿伯多祿時,伯多祿問祂說:“主啊,袮要洗我的腳嗎?”耶穌回答他說:“我所做的,現在你不懂,但以後會明白。”伯多祿說:“不行!袮絕不可洗我的腳!”耶穌就告訴他:“如果我不洗你的腳,你和我就沒有關係了。”西滿伯多祿立刻說:“主啊!那就不只洗腳,連我的頭和手都洗吧!” 耶穌說:“洗過澡的人,全身已潔淨,只需要洗腳。你們已是潔淨的了,但不是每個人都是潔淨的。”原來祂知道誰會出賣祂,所以說:“不是每個人都是潔淨的。”
耶穌洗完門徒的腳,對他們說:“我為你們所做的,你們明白嗎?你們尊稱我為‘老師’、為‘主’,你們說得對,因為我實在是。我這做‘主’和‘老師’的,尚且為你們洗腳,你們也該彼此洗腳。我給你們立了榜樣,我這樣對待你們,你們也要照樣做。”

反省
在耶穌時代,為人洗腳是奴隸該做的。耶穌是倍受民眾尊敬的先知,門徒們更把祂視作默西亞。祂以這樣的身份為門徒們洗腳,當然會顛覆伯多祿的觀念。而伯多祿之所以給予拒絕,是因為他想維持主僕的體制。如此的思想觀念背後,可能潛藏著自己可作為主人被服務的意念。但耶穌說,只有接受祂的洗腳,才能維繫與祂的關係。換言之,祂和門徒的關係,建立在愛的服侍上;而且祂願意門徒們之間亦如此。在愛內沒有尊卑;或者說,在愛內只有尊者,因為愛讓人把每個人視為尊者去服侍。

每日聖言 2025.04.16

每日聖言  –  4 月 16 日   星期三
聖週三
農曆三月十九

聖枝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WkGGwUwyE_U

福音(瑪 26:14-25)
在那十二人當中,一個名叫猶達斯的依斯加略人,去見司祭長,說:“如果我把耶穌交給你們,你們願意給我什麼?”他們就約定給他三十塊銀錢。從此,他便找機會把耶穌交給他們。無酵節的第一天,門徒們來問耶穌說:“袮要我們在哪裡為袮預備逾越節的晚餐呢?”耶穌回答說:“你們入城去找某人,告訴他:‘老師說:我的時候快到了,我要和我的門徒們在你家裡過逾越節。’”門徒們就按照耶穌所吩咐的,準備了逾越節晚餐。到了晚上,耶穌和那十二門徒一起吃飯。正在吃的時候,祂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當中有一個人要出賣我。”他們十分納悶,一個接一個地問祂:“主啊,不是說我吧?”祂回答:“那與我在同一個碟子裡蘸食的人要出賣我。人子固然要照經上所寫的離去,但那出賣人子的人有禍了!若他從未出生,為他更好!”那個要出賣祂的猶達斯也問:“老師,不是說我吧?”祂回答:“你自己已經說了。”

反省
聖史若望說猶達斯是個貪錢的人。錢是可以滿足自己慾望的工具,看重錢,就是看重自我。哪怕是“葛朗台”式的愛錢,也是一種成全擁有感的方法。猶達斯的錯,就在於把耶穌當成一個滿足自己慾望的工具。我們一旦把別人當工具看待,就不會在乎他的生死。馬丁·布伯說,我們應該用“我—你”,而不要用“我—它”的關係與天主、他人,及萬物往來,因為“你”是獨立自由的主體,而“它”是可被利用的工具。其實,當我們只把天主當成“恩典”的工具和順遂的保障時,我們豈不也成了“猶達斯”嗎?

每日聖言 2025.04.15

每日聖言  –  4 月 15 日   星期二
聖週二
農曆三月十八

聖枝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WkGGwUwyE_U

福音(若 13:21-33、36-38)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當中有一個人要出賣我!”(……)因為猶達斯掌管錢袋,有些人以為耶穌叫他去買過節用的東西,或是拿些東西給窮人。猶達斯接過那塊餅,便立刻出去;那時正是黑夜。猶達斯出去後,耶穌說:“現在,人子已受到光榮;在人子身上,天主也受到了光榮。既然天主在人子身上受到了光榮,天主也要光榮人子,而且很快就要光榮祂。我的孩子們,我和你們在一起的時間不多了。你們將要尋找我,但我曾對猶太人說過的,現在也對你們說:我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去。”
西滿伯多祿對祂說:“主,袮要去哪裡?”耶穌回答:“我要去的地方,你現在不能跟我去,但是以後你會跟我去。”伯多祿說:“主啊!為什麼現在我不能跟袮去呢?我已準備為袮捨命!”耶穌卻說:“你要為我捨命嗎?我實實在在告訴你:雞叫之前,你要三次不認我。

反省
最後晚餐進行到這裡時,想必耶穌的內心是崩潰的。跟隨祂三年之久的兩位門徒,一位即使經耶穌提醒,卻仍固執於惡,決意出賣耶穌;另一位雖然外表上豪情萬丈,內裡卻極其軟弱,雞叫時“如約”背叛。儘管耶穌知道這一切,卻絲毫沒有顯得憤怒或激動,反而表現得無比平靜。在如此的平靜中,我們已經感覺到祂的寬恕。而且祂還親切和充滿母愛地用“我的孩子們”來稱呼門徒們,像是臨終時深情的安撫和叮嚀。面對耶穌如此的大愛,那應該崩潰的,豈不應該是我們的內心?

每日聖言 2025.04.14

每日聖言  –  4 月 14 日   星期一
聖週一
農曆三月十七

聖枝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WkGGwUwyE_U

福音(若 12:1-11)
逾越節的前六天,耶穌來到伯達尼,就是拉匝祿居住的地方,耶穌曾在那裡使他從死者中復活。有人為耶穌預備了宴席,瑪爾大在那裡招待,拉匝祿及其他的客人與耶穌同席。這時,瑪利亞捧著大約半公升昂貴的純正納爾多香液,倒在耶穌的腳上,並用自己的頭髮擦拭;屋子裡就充滿了香液的氣味。加略人猶達斯,這個將要出賣耶穌的門徒批評說:“為什麼不拿這香液去賣三百塊銀錢,好接濟窮人呢?”他說這話,並非關心窮人,只因為他是個賊:掌管錢袋,卻常偷取裡面的存款。於是耶穌說:“隨她吧!她留著這香液,原是為我下葬那天用的。因為常有窮人在你們身邊,但你們不會一直有我。”
有一大群猶太人聽說耶穌在那裡,就來了,不單是為耶穌,也是要看看祂從死者中復活的拉匝祿。因此,眾司祭長決定連拉匝祿也殺掉,因為很多猶太人為了拉匝祿而離開他們,信了耶穌。

反省
愛無價,愛天主的愛更無價,因為天主是愛本身。愛天主的行動,不能從表面上來區分大小或多少。一個表面上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如果是傾注全部的愛為天主所做的,那麼這個小行為就比天高海深;相反,一個表面上的“壯舉”,如果不是為愛天主而做,便沒什麼超性的意義可言。瑪利亞用珍貴的香液為耶穌洗腳,是她對耶穌傾注其全部愛情的表示,這是不能用這瓶香液的價錢能照顧多少窮人來衡量的。事實上,如果我們能用全部的愛去愛天主,也必能用全部的愛去愛窮人;反之,如果我們不能用全部的愛去愛窮人,也就不能用全部的愛去愛天主。

每日聖言 2025.04.13

每日聖言  –  4 月 13 日   星期日
聖瑪爾定一世教宗殉道(656年)
基督苦難主日(聖枝主日)
農曆三月十六

聖枝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WkGGwUwyE_U

福音(路 22:14—23:56 [短式 23:1-49])
耶穌與宗徒們共進晚餐
山園祈禱
耶穌受審
十字苦路
那時,大約是中午,遍地昏黑,直到下午三時,太陽失光。聖殿的帳幔從中間分裂為二,耶穌大聲呼喊說:“父啊!我把我的靈魂交在袮手中。”說完這話,就呼出最後一口氣。百夫長看見所發生的事,頌揚天主說:“這人真是個義人!”聚集圍觀的群眾,一見此情景,就都捶著胸,回去了。所有熟悉耶穌的人,包括那些從加里肋亞就跟隨耶穌的婦女,都遠遠地站著,見證了這一切。(福音片段太長,這裡只作概括,請大家對照聖經讀福音)

反省
耶穌把依撒意亞先知預言的“上主受苦僕人”的形象貼合在自己身上。但預言不是預定,猶太人殺害耶穌,完全是他們的自由決定,但這使耶穌承受了歷史和人性事實,也成就了預言。耶穌之所以承受苦難,是因為祂是“厄瑪奴耳”,祂要在一切境遇中陪伴我們,包括不公和悲慘的境遇,甚至是死亡。西蒙娜·薇依曾說過,天主若不在,那便是人類最大的不幸!耶穌在十字架上同樣經驗了天主的“捨棄”。然而,從此以後,即使在天主不在的絕境、人類最大的不幸之中,也有作為天主的耶穌與我們同在。

每日聖言 2025.04.12

每日聖言  –  4 月 12 日   星期六
農曆三月十五

四旬期第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 11:45-57)
很多來到瑪利亞家的猶太人看到耶穌所做的事,就信了祂,但有幾個到法利塞人那裡,報告了耶穌所做的事。因此,眾司祭長和法利塞人召開了公議會,說:“這人行了這麼多神跡,我們該怎麼辦呢?要是讓祂這樣下去,所有的人都會信祂;那樣必會招來羅馬人,他們會洗劫我們的聖地,並消滅整個民族。”
他們當中有個人叫蓋法,是當年的大司祭,他向眾人說:“你們真是什麼也不懂!也不想想:一個人代替眾人死,不是比整個民族滅亡,對你們更有利?”他說這話不是出於自己的意思,但因為他是當年的大司祭,才預言耶穌將為全民族而死,而且,不但為猶太民族,還要把分散了的天主子女聚集歸一。從那時起,他們決定殺掉耶穌。為此,耶穌不能在猶太人中間自由地公開活動。於是祂離開那裡,往曠野去,和門徒們住在一個名叫厄弗辣因的小城。有一大群猶太人聽說耶穌在那裡,就來了,不單是為耶穌,也是要看看祂從死者中復活的拉匝祿。因此,眾司祭長決定連拉匝祿也殺掉,因為很多猶太人為了拉匝祿而離開他們,信了耶穌。

反省
公議會決定殺掉耶穌,是由於他們設想耶穌有可能發動政變,從而導致羅馬人來鎮壓和消滅猶太人。但這完全是莫須有的,因為耶穌並不是一個政治領袖,也沒有表現出任何政治企圖。事實上,公議會的理由只是個藉口,他們想殺掉耶穌的真正原因,是耶穌的影響力讓他們感到自己沒了市場。換言之,他們是出於嫉妒才想殺害耶穌的,正如蓋法所表白的:“看,全世界都跟祂去了!”嫉妒是最可怕的一種偏情,它會讓人把別人身上的美善看成可惡的東西,甚至把神性的光明看成危險的黑暗。我是如何克勝我內心對他人的嫉妒的?

每日聖言 2025.04.11

每日聖言  –  4 月 11 日   星期五
聖達尼老主教殉道(1097年)
農曆三月十四

四旬期第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10:31-42)
那時候,猶太人又拿起石頭,要砸死祂。耶穌說:“我給你們做了很多從父那裡來的善事,你們為了哪一件事,要用石頭砸死我呢?”猶太人回答說:“我們要用石頭砸死袮,與袮做的善事無關,而是因為袮說了褻瀆的話。袮只是人,竟把自己當作天主!”耶穌就說:“你們的法律上不是寫著‘我曾說你們是眾神’嗎?聖經是不能廢除的,如果那些領受了天主的話的人,天主稱他們為眾神,那麼,父所祝聖並派到世上來的那一位說‘我是天主子’,你們就認定祂說了褻瀆的話嗎?如果我沒有做我父的工程,你們就不必信我;但如果我做了,即使你們不信我,也應當信那些工程,如此,你們便會確實知道:父在我內,我也在父內。”於是,他們又想抓住祂,祂卻從他們手中逃脫了。耶穌回到約旦河的對岸,就是當初若翰施洗的地方,並住在那裡。許多人到耶穌那裡去,說:“若翰沒行過任何神跡,但他講的有關這個人的一切,都是真的。”很多人就在那裡信了耶穌。

反省
天主不是在一個封閉的幸福小圈子裡,祂願意把自己的生命分享給人。因此,一個與天主結合,為天主所同化的人,也具有神性生命。即便猶太人看不出耶穌是天主子,至少該從祂的生活上看出祂是與天主親密結合的人,因為祂的言行顯然是天主德能的體現。聖人們也類似,比如有人因看到德肋撒姆姆喜樂和耐心地為身上長瘡、臭氣熏天的病人清洗,就覺得只有神或天使才能做到這點。每位基督徒都被召去分享天主的生命,但只有在生活的見證中,這種分享才得以滿全。

每日聖言 2025.04.10

每日聖言  –  4 月 10 日   星期四
農曆三月十三

四旬期第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 8:51-59)
那時候,耶穌對群眾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人若遵守我的話,就永遠不會看見死亡!”猶太人便對祂說:“現在我們知道袮是附魔了!亞巴郎和先知們都死了,袮卻說:‘誰遵守我的話,就永不會看見死亡。’難道袮比我們的父親亞巴郎還大嗎?他死了,先知們也死了。袮以為自己是誰啊?”耶穌回答說:“如果我稱讚自己,這些稱讚便毫無價值。然而,那光榮我的,是我的父,你們聲稱祂是“你們的天主”。但你們並不認識祂,我卻認識祂。若我說不認識祂,我就跟你們一樣成了說謊者。我實在認識祂,也聽從祂的話。你們的父親亞巴郎,期盼我來臨的日子。他見到了,非常歡喜。”猶太人問祂:“袮還不到五十歲,怎麼會見過亞巴郎?”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在亞巴郎未出生以前,我已存在。”於是,他們就拿起石頭要砸祂,耶穌卻避開了,離開了聖殿。

反省
耶穌在這段話中表明瞭祂的先存性——祂是在起初就與天主同在的那位,因而用《創世紀》中天主的口吻說,遵守祂話的人永遠不死。我們知道,原祖父母是由於違背天主的話,吃了知善惡樹上的果子才失去了常生的恩寵。榮休教宗本篤十六曾說,天主聖三是對話的永生者,人能夠得永生,是因為天主願意把人當作祂對話的夥伴。在這樣的對話中,天主愛著、想著、聽著、記著人,正是在天主對人永遠的關愛和思想中,人永遠不死,因為天主的“想”就是現實。所以,人並非如笛卡爾所說的“我思故我在”,而是“我被思故我在”。

每日聖言 2025.04.09

每日聖言  –  4 月 9 日   星期三
農曆三月十二

四旬期第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 8:31-42)
那時候,耶穌對那些信祂的猶太人說:“你們若遵守我的話,便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將認識真理,真理必使你們得到自由。”他們回答說:“我們是亞巴郎的後裔,從來沒有做過別人的奴隸;袮說‘你們必得到自由’是什麼意思?”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凡犯罪的人都是罪惡的奴隸。奴隸不會永遠留在家裡,兒子卻永遠住在家裡。所以,如果那兒子使你們得到自由,你們就是真正自由的人。我知道你們是亞巴郎的子孫,但你們卻想殺我,因為你們心裡不能容納我的話。我所說的,是我在父那裡所見的事;你們做的,卻是從你們的父那裡所聽到的事。”他們便說:“我們的父是亞巴郎!”耶穌說:“如果你們是亞巴郎的子孫,就應該做亞巴郎所做的事。我把我從天主那裡聽到的真理告訴了你們,現在你們卻想殺我。但亞巴郎從來不做這樣的事!你們做的,正是你們父的所作所為。”猶太人對祂說:“我們不是私生子!我們只有一個父,就是天主。”耶穌回答說:“如果天主是你們的父,你們就會愛我。因為我出於天主,來到這裡。我不是憑自己來的,而是祂派我來的。

反省
耶穌本人就是真理,是愛的化身,祂可使人自由。換言之,祂給人的自由,是在愛內做天父兒女的自由。如此的自由,不是我行我素的“自由”;它要求遵守耶穌的話,或者祂的誡命。做天父自由的兒女,就是做“愛的奴隸”。有如一個真愛妻子的丈夫,如果妻子不喜歡他喝酒,他就會為愛而剋制,守不喝酒的“愛之法”。這樣,他就成了在愛內的自由人,而不是自己嗜酒之慾望的奴隸。猶太人想殺害耶穌,顯然是受制於惡念;相反,那真以天主為父的,必會愛那為愛而來的耶穌。

每日聖言 2025.04.08

每日聖言  –  4 月 8 日   星期二
真福亞松大修女(1905年)
農曆三月十一

四旬期第五主日【視頻講道】https://youtu.be/o8bcXe602FY

福音(若 8:21-30)
那時候,耶穌對法利塞人說:“我要去了。你們必會尋找我,但你們將因自己的罪惡而死。我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去。”猶太人便說:“祂說‘我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去’,難道祂要自殺嗎?”但耶穌說:“你們屬於地上,我來自天上。你們屬於這世界,而我不屬於這世界。所以,我告訴你們,你們將因自己的罪惡而死。如果你們不信我就是那一位,你們必會因自己的罪惡而死!”於是他們問祂說:“袮到底是誰?”耶穌回答說:“我一開始就對你們說過了!關於你們,我還有很多話要說,要譴責。但是派我來的那位是真實的,我從祂那裡所聽到的一切,我都向世人宣告。”他們不明白耶穌對他們講論的是有關父的事。於是耶穌說:“當你們把人子舉起來的時候,便會知道我就是那一位,也會知道我不憑自己做什麼,但我只說父所教導我的話。派我來的那位與我同在,祂不讓我成為孤單的,因為我常做祂喜歡的事。”耶穌說了這些話,很多人就信了祂。

反省
耶穌的這段話不像在與人對話,更像在自我表白心聲,表達出複雜的心情:無奈和悲憤,希望和平安。無奈和悲憤,是因為法利塞人固執於惡,不肯聽信耶穌,且要殺害祂;希望和平安,是因為祂和父的親密關係,使祂相信父不會讓祂孤單。這就是有信仰者的生活態度。一個人,只要如同耶穌那樣與天主保持著親密的關係,那麼,他無論身處什麼境地,面臨什麼艱難,都會有希望和平安,因為他知道,有愛他的天父始終同他在一起。假如一個人感覺到他被大能和永生者如此愛著,他還有什麼可擔心害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