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聖言 2025.02.17

每日聖言  –  2 月 17 日   星期一
聖母忠僕會七位會祖
農曆正月二十

福音(谷 8:11-13)
那時候,有些法利塞人出來,開始與耶穌辯論,要祂行一個從天上來的神跡,想試探祂。耶穌深深地歎息,說:「為什麼這一世代要求神跡呢?我實在告訴你們,決不給這世代的人任何神跡。」祂就離開他們,又上船往對岸去了。

反省
加音曾受了誘惑,在憤怒中殺害了亞伯爾。耶穌感歎世人受神跡誘惑,不懂天國的意義。我們每天都會遇到不同的誘惑,例如:受人侮辱時,我們就容易動怒;受到傷害時,我們就會萌生恨意;美好事物出現在我們眼前時,我們就心生貪念,繼而圖謀佔有。我們該如何抵抗這些不易察覺的誘惑呢?聖經指出了最好的方法,就是悔改,並在一切事上尋求天主。天主不喜歡人殺害他人,以暴制暴。耶穌反對人尋求宗教的神跡,卻要求人內心悔改,人格成長,心靈提升,信從福音,見證天國。讓我們勤辦告解,誠心悔改!

每日聖言 2025.02.16

每日聖言  –  2 月 16 日   星期日
常年期第六主日
農曆正月十九

福音(路 6:17、20-26)
那時候,耶穌同門徒們下山,來到一片平地上。在那裡已有許多祂的門徒,和大批從全猶太和耶路撒冷,及提洛和漆冬等海岸地區來的群眾。耶穌抬頭看著門徒們說:「貧窮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主的國是你們的。饑餓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你們將得飽足。哭泣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你們將要歡笑。世人為了人子的緣故,憎恨你們、驅逐你們、羞辱你們,棄絕你們的名字如同棄絕可憎之物,你們就是有福的!在那一天,你們要歡欣鼓舞!看,你們在天上的賞報是豐厚的!因為他們的祖先也曾這樣對待過先知。可是你們富有的人是有禍的!因為你們已得到你們的安慰。你們飽足的人是有禍的!因為你們將要饑餓。你們歡笑的人是有禍的!因為你們將哀傷痛哭。當大家都讚賞你們的時候,你們有禍了!因為他們的祖先也這樣對待過假先知。」

反省
在今天的福音中,群眾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來,要聽耶穌的教導。祂的主題是「人生的幸福」(有福)。群眾都感到耶穌的智慧能澆灌他們乾枯的生命,能使他們的靈魂獲得滋養:原來人生的幸福並非外表的富足,也不是顯赫的身份,而是成為天國的子民,享受天主的慈愛。這就好比一棵栽植在溪旁的樹,常有水源澆灌,常保生機盎然。天主是生命之泉,而我們就是溪旁的樹木。如果我們一心依靠祂,常通過聖經、聖事和祈禱汲取恩寵的活水,那我們必定充滿平安和喜樂,成為有福的人。

每日聖言 2025.02.15

每日聖言  –  2 月 15 日   星期六
農曆正月十八

福音(谷 8:1-10)
那時候,一大群人聚在耶穌周圍,他們已沒有東西吃了。耶穌叫來門徒們,說:「我很憐憫這群人,因為他們和我在一起已經三天了,而且他們也沒有東西吃了。我若打發他們餓著回家,他們會在路上暈倒,因為有些人是從遠方來的。」祂的門徒回答祂說:「在這樣荒野的地方,從哪兒能得到足夠的餅讓他們吃飽呢?」耶穌問他們:「你們有多少餅?」他們說:「七個。」於是,耶穌吩咐群眾都坐在地上。祂拿起七個餅,祝謝了,擘開,遞給祂的門徒們,叫他們分開,他們就分給了群眾。他們還有幾條小魚,耶穌祝福了,叫他們也拿去分了。大家都吃了,也吃都飽了,剩下的碎塊收了滿滿七大籃子。人數約有四千。耶穌打發人群回去,就立刻與祂的門徒們上船,來到達瑪奴達地區。

反省
天主恩賜某些奇跡發生,有時是因為很多人有愛心,做了善事。在福音中,耶穌留意到眾人饑餓,門徒們提出困難的現實處境,緊接著眾人提供協助,完成了耶穌增餅增魚的奇跡,光榮了天主。在這事件上,我們又一次看到天主的憐憫之心——耶穌注意到人的饑餓,採取主動;我們看到牧靈人員的責任——門徒們提出具體的窘境和難題,呈報給耶穌;我們也看到眾人的參與——雖然只有幾個餅和幾條魚,資源微不足道,但盡自己所能,人人參與,聽從耶穌,促成了奇跡的發生。在我的生活中,我有沒有參與愛德服務?如何參與?求主賜我更有愛心,更有參與動力!

每日聖言 2025.02.14

每日聖言  –  2 月 14 日   星期五
聖默道主教(885年)
聖濟利祿隱修士(869年)
農曆正月十七

福音(谷 7:31-37)
那時候,耶穌從提洛出發,經過漆冬,沿著加里肋亞海邊,來到十城區中心。有人給祂帶來一個耳聾又有舌結的人,求耶穌給他覆手。耶穌帶他離開人群,把祂的手指放進他的耳朵,又用唾沫抹他的舌頭。然後耶穌望天歎息,對他說:「厄法達!」就是說:「開了吧!」他的耳朵立刻開了,舌結也解了,說話也清楚了。耶穌囑咐他們不要告訴任何人。但祂越叮囑,他們越到處宣揚。人們都不勝驚奇,說:「祂所做的一切都好!使聾子聽見,讓啞巴說話!」

反省
教宗方濟各總是強調,福音的核心是治癒。教會今天的使命不只是重申教規教義和道德倫理,更重要的是治癒傷痛,觸碰人心。在今日的福音中,耶穌為一個聾啞人覆手,並治癒了他。實際上,天主滿懷憐憫之情對待祂的子民,這在福音中有多處記載,例如:祂有一次一下船,看見一大夥群眾,便對他們動了憐憫之心,治好了他們中的很多病人(瑪14:13-14)。耶穌總能注意到眾人的需要或渴望,從而憐憫他們。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受傷的經驗:有的是身體上的,有的是心理或精神上的。我們需要堅信,憐憫人的天主一定會看顧我們的。求主增加我的信德,並渴望耶穌治癒我們自身的各種疾病。

每日聖言 2025.02.13

每日聖言  –  2 月 13 日   星期四
聖藍月旺司鐸殉道(1816年)
農曆正月十六

福音(谷 7:24-30)
那時候,耶穌起身往提洛邊境去。祂進了一戶人家,不想讓任何人知道,卻不能避開。來了一個婦人,她的小女兒附了邪魔,她聽說過耶穌的事,就來跪在祂腳前。這婦人是外邦人,生於敘利亞的腓尼基。她乞求耶穌驅走她女兒身上的邪魔。耶穌對她說:「應先讓孩子們吃飽。拿孩子的餅扔給小狗吃是不對的!」但那婦人回答說:「主!小狗也能吃孩子們掉在桌子底下的碎屑。」耶穌對她說:「因為你這句話,回去吧,邪魔已從你女兒身上出去了。」那婦人回到家裡,見女兒躺在床上,魔鬼已出去了。

反省
耶穌遇見了一位敘利亞的婦女。祂不像其他猶太人一樣瞧不起外邦人,且習慣性地轉身避開;相反,祂和這位元婦女交談、對話、互動。這樣一來,使得互不往來的兩個民族得以交流,彼此瞭解對方的文化。最後,耶穌治癒了婦女附魔的女兒,使外邦人獲得了好消息。當我們跟隨祂的腳步,走出自我封閉的文化,和他人一起走信仰的旅程時,就能從陌生人變成在主內共融的弟兄姐妹。我平常如何對待來自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呢?我能主動去認識對方,並從中獲得或傳遞耶穌的好消息嗎?

每日聖言 2025.02.12

每日聖言  –  2 月 12 日   星期三
農曆正月十五

福音(谷 7:14-23)
那時候,耶穌又叫過群眾來,對他們說:「你們眾人都要聽我說,也要明白。沒有什麼由外進入人內的能使人污穢,而是從人裡面出來的,才使人污穢。有耳能聽的,聽吧!」
耶穌離開群眾,回到屋裡,門徒問祂這比喻的含義。耶穌說:「怎麼連你們也不明白?難道你們不知道:凡是由外進入人內的,不能使人污穢嗎?因為這些東西進不到他心裡去,只進入肚腹,最後排泄廁所裡。」耶穌這樣說,指明了一切食物都是潔淨的。耶穌又說:「那由人裡面出來的,才使人污穢,因為從裡面,從人心裡出來的是惡念:邪淫、偷盜、兇殺、姦淫、貪婪、邪惡、詭詐、放蕩、嫉妒、譭謗、驕傲和愚妄。這一切惡事,都是從裡面出來的,並且使人污穢。」

反省
天主在伊甸樂園內給人一條命令:不可吃「知善惡樹」上的果子。人若不遵守,就犯罪得罪天主。耶穌教導門徒們:污穢不是由外而入,而是內心有惡念。實際上,誡命只是消極地警戒人不犯罪,從外規範;而耶穌勸導人積極向善,從內革新。在生活中,我們雖然不喜歡法律和規範帶來的束縛,但有時也會因過度守法而陷入形式和教條主義。然而,如果我們明白法律是用來規範我們的行為,説明我們悔改與革新,便能欣然遵守誡命,守護內心的樂園,成為心地純潔的人。求主賜我一顆常自我省察的心!

每日聖言 2025.02.11

每日聖言  –  2 月 11 日   星期二
路德聖母
農曆正月十四

福音(谷 7:1-13)
那時候,法利塞人和來自耶路撒冷的經師聚集在耶穌跟前。他們看見祂的幾個門徒用不潔的手,即用沒洗過的手吃飯。原來,法利塞人和所有的猶太人,都謹守祖先的傳統,若不仔細洗手,就不吃東西。從市場回來,若不先沐浴自己,就不吃飯。他們還拘守很多類似的傳統,比如洗杯子、罐子和銅壺。所以法利塞人和經師都問耶穌:“為什麼祢的門徒不遵守祖先的傳統,用不潔的手吃飯呢?”耶穌對他們說:“依撒意亞論及你們這些假善人所預言的真對!正如經上所載:‘這個民族用嘴唇來光榮我,他們的心卻遠離我。他們朝拜我,也是虛假的,因為他們教導的教義,是人的規條。’你們離棄天主的誡命,而只拘守人的傳統。”耶穌又對他們說:“真好,你們離棄天主的誡命,為了堅守你們的傳統!梅瑟說過:‘孝敬你的父親和你的母親。’又說:‘咒駡父親或母親的,就該處死。’而你們卻說:某人若對父母說:‘我應供養你的,已成了科爾班,即奉獻給天主獻儀。’那麼你們就不讓他為父母再做什麼。其實你們用所承受的傳統,廢棄了天主的話。你們還做了許多諸如此類的事!”

反省
耶穌批評法利塞人,因為他們教導人的規條,而不是天主的誡命。他們扭曲及改變了關於天主和人生意義的真理。在我們的信仰生活中,何嘗不也是經常發生這種宗教“蛻化”現象?我們經常把個人對於天主的各種主觀認識強加於天主身上,例如,我們以天主和教會的名義設定某些標準,拒絕某些“罪人”回到教會之內;我們自以為“天主”就是我們想像中的天主,因而“限制”天主的無限、寬容與慈愛。殊不知,天主遠比我們想像的偉大、寬容、慈愛。檢驗自己,你是否也該受耶穌的譴責?

每日聖言 2025.02.10

每日聖言  –  2 月 10 日   星期一
聖斯高拉諦加貞女(547年)
農曆正月十三

福音(谷 6:53-56)
那時候,耶穌和門徒們渡過了海,來到革乃撒勒,就靠了岸。他們剛下船,人們就立刻認出了祂,他們跑遍那地區。人們就把病人放在床上,聽說耶穌在哪裡,就抬到哪裡。耶穌來到的地方,或村莊、或城市、或鄉間,人們把病人帶到街市上,懇求耶穌允許他們只摸一下祂的衣邊。凡摸到祂的人,就都痊癒了。

反省
無論耶穌走到哪裡,大批群眾都要湧到祂身邊,為聽祂講論天主與人生的道理,也為治癒各種病人。耶穌之所以受到如此的歡迎,是因為祂給人帶來精神方面與物質方面的實質益處。作為基督徒,我是如何做的呢?我在社會中給他人留下的印象是什麼呢?當身邊的人有困難時,他們會首先想到我這個基督徒,向我尋求幫助和安慰嗎?今天的人並非不需要“幫助和安慰”,而是很難找到真正的“幫助和安慰”。求主賜我恩典和力量,助我活出我的基督徒身份,把天主的愛彰顯於外。

每日聖言 2025.02.09

每日聖言  –  2 月 9 日   星期日
常年期第五主日
農曆正月十二

福音(路 5:1-11)
有一天,耶穌站在革乃撒勒湖邊,群眾紛紛前來,要聽天主的話。祂看見湖邊停著兩條漁船,漁夫正在岸上洗網。祂上了那條屬於西滿的船,請他把船撐開,離岸不遠,就坐在船上,教導群眾。祂講完了,便對西滿說:「把船劃到深處去,撒網捕魚吧!」西滿回答說:「老師,我們已通宵苦幹,一無所獲!不過,我要遵照禰的話再次撒網。」他們撒下網,竟然網了大量的魚,網幾乎裂開。他們連忙招呼另一條船的同伴來幫忙。他們來到把兩條船都裝滿了魚,船幾乎要沉了。西滿伯多祿一見這情形,便跪在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吧,因為我是個罪人!」西滿和他的同伴看到網獲的魚,都非常驚駭,他的夥伴載伯德的兒子雅各伯和若望也十分吃驚。耶穌對西滿說:「不要怕!從現在起,你將成為捕人的漁夫。」他們把船靠了岸,就拋下一切,跟隨了耶穌。

反省
天主切願聽到我們回應祂的召叫。我們總是感覺自己需要天主,卻不知天主也需要我們。天主常透過教會來召叫我們服務:「來參加唱經班吧!」「來參加避靜吧!」「來參加樂隊吧!」「來輔祭吧!」當祂這樣召喚我們時,我們可曾響應:「我在這裡,請派遣我!」我們心中常有一種狡猾的聲音誘騙我們:「我只是一位普通教友,沒有什麼能力和資格做這些事。」西滿以即刻悔改並相信天主的大能回應耶穌的召叫。今天,天主在何事上召叫我,而我又會怎樣回應天主呢?

每日聖言 2025.02.08

每日聖言  –  2 月 8 日   星期六
聖熱羅尼莫·愛彌廉(1537年)
農曆正月十一

福音(谷 6:30-34)
那時候,宗徒們聚集到耶穌身旁,向祂報告他們所做和所教的一切。耶穌對他們說:「你們去,獨自到荒野的地方,休息一會兒吧!」因為來來往往的人很多,使他們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於是他們就坐船離開,獨自到了荒野地方。但是,好多人看見他們離去,有些人知道他們要去的地方,人們就從各城一起徒步趕往那裡,甚至在他們之前就到了。耶穌一下船,看見這一大群人,就很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好像是沒有牧人的羊群,祂便開始教導他們許多事。

反省
有些人自大、忤逆,而不懂得尊敬和感恩。父母、師長和長輩所教導的善意和殷殷期盼,經常被詆毀或不屑一顧。讀經一提醒我們應以祈禱和讚頌來感謝天主。唯有看到天主的計畫,信賴天主的引領,看到天主借著他們賜給我們恩寵,我們才能真正尊重並感恩那些為了我們靈魂得救而付出心血的人。耶穌看到眾人的深切渴望而憐憫並教導了他們!那麼,面對批評我的人,我願意領受天主借他們而賞賜給我的恩寵嗎?